治傷寒太陰病自利,不渴,寒多而嘔,腹痛,糞溏,脈沉無力。
或厥冷拘急,或結胸吐蚘,及感寒霍亂。
太陰,脾經也,腹滿而吐食不下,自利腹痛,為太陰病。自利渴者為熱,不渴者為寒,喜嘔腹痛便溏,皆虛寒所致。寒徹於外,則手足厥冷拘急。寒凝於中,則結胸泄瀉吐蚘。霍亂者,陰陽不和而揮霍撩亂,或吐或瀉,亦有寒熱二證。若陰寒所致者,宜此湯。
三陽傳陰經而下利者為協熱利,陰寒直中陰經而下利者為寒利。外邪傳裡而腹痛者,其痛不常;陰寒在內而腹痛者,痛無休止,時欲作利。大腹屬太陰,少腹屬少陰,臍下屬厥陰,亦有挾食積與痰火者。三陽下利身熱,太陰下利手足溫,少陰厥陰下利身冷,其大較也。下利雖有表證,不可發汗,以下利為邪氣內攻,走津液而胃虛也。
白朮(東壁土炒二兩)、人參、乾薑(炮)、甘草(炙一兩)、每服四錢。
自利腹痛者,加木香。
不痛利多者,倍白朮。
渴者倍白朮(白朮益氣燥濕,故能生津)。
蜷臥沉重,利不止,加附子(此兼少陰證)。
腹滿去甘草(甘令人滿)。
嘔吐去白朮,加半夏薑汁(白朮甘壅,薑夏散逆)。
臍下動氣,去朮加桂(白朮補氣,桂泄奔豚)。
悸加茯苓(飲停則悸,茯苓利水寧心)。
陰黃加茵陳。
寒結胸加枳實。
本方等分,蜜丸,名理中丸。(仲景曰:大病愈後喜唾,久不了,胃中有寒,宜理中丸溫之)。
此足太陰藥也。
人參補氣益脾,故以為君。
白朮健脾燥濕,故以為臣。
甘草和中補土,故以為佐。
乾薑溫胃散寒,故以為使。
以脾土居中,故曰理中。
王海藏曰:上吐下瀉不止,當渴而反不渴,脈微細而弱者,理中湯主之。經又曰:傷寒下之利不止,醫以理中主之,利益甚。理中者,理中焦,此利在下焦,赤石脂禹餘糧湯主之。復利不止者,當利其小便。宋徽宗食冰太過,病脾疾,國醫不效,召楊介進大理中丸。上曰:服之屢矣。介曰:疾因食冰,臣請以冰煎此藥,是治受病之源也,果愈。
本方三兩,加附子一枚,名附子理中湯(亦可作丸,即四逆東加參朮)。治中寒腹痛,身痛,四肢拘急。
漸傷曰傷,卒中曰中,有中臟中腑中經絡皮肉筋脈之殊,治之當分微甚。微則不換金正氣散加附子,附子五積散,甚者臍腹痛,四肢厥,附子理中湯,薑附湯,入肝加木瓜,入肺加桑白皮,入脾加朮,入心加茯苓。
本方加枳實茯苓,蜜丸,名枳實理中丸(崔行功)。治寒實結胸欲絕,胸膈高起,手不可近,用大陷胸不瘥者。
崔曰:此是下後虛逆氣已不理,而毒復上攻,氣毒相摶結於胸者。用此丸先理其氣,次療諸疾,用之如神,渴者加花粉,自汗者加牡蠣。
本方去甘草,加茯苓川椒烏梅,名理中安蚘丸(陶仲文),治胃寒吐蚘。(蚘得甘則動,故去甘草,得酸則止,得辛則伏,故加椒梅。)
本方加桂枝,倍甘草,名桂枝人參湯(仲景),治太陽表證不除,而數下之,協熱而利,心下痞鞕,表裡不解者。
欲解表裡之邪,全藉中氣為散佈,故用理中以和裡,而加桂枝以解表。不名理中而名桂枝者,到底先表之意也。大抵陽熱為邪,則腹滿而咽乾;陰寒為邪,則腹滿而吐利。
本方加黃連茯苓,名連理湯,治傷暑瀉而作濕。(若外感盛暑,內傷生冷者,非此不可)
本方加陳皮茯苓,名補中湯,治泄瀉。瀉不已者,加附子。惡食,食不化,加砂仁。
本方加當歸、白芍、陳皮、厚朴、川芎入薑煎,名溫胃湯。治憂思郁結,脾肺氣凝,脹滿上沖,飲食不下。
本方加黃耆、白芍、陳皮、藿香、名黃耆湯(海藏亦出理中例法)。
本方加青皮、陳皮、名治中湯,治前證腹滿痞悶,兼食積者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